第九十三章 万象_晋末长剑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
第九十三章 万象
銆庣珷鑺傞敊璇�,鐐规涓炬姤銆�
第(1/3)页

石头城现在成了一个繁忙的港口。几乎每天都有船只自历阳方向驶来,船上满载铁器、农具、种子甚至是耕牛,当然也有不少黎庶百姓。

    工具并非新的,耕牛身上也有挽犁的痕迹,很显然,这都是某些庄园坞堡内的旧有之物,只不过装船拉来南方了。

    随船人员层次分明。

    有高高在上的士人、豪强、勋贵子弟及其家人,有手上布满老茧、装具齐全的部曲乃至战场上退下来的老卒,最多的则是普通庄客。

    他们用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新家,看到风雪天气时甚至还很稀奇,因为在大多数人的印象里江南“卑湿”,不应该下雪呀。

    没人能回答他们的问题。

    从相对寒冷的冬天开始适应南方,或许比夏天来此地要好上很多。

    抵达江北后,陆玩队伍中的大部分降人被移交了出去,一防府兵也返回了江南,陆玩身侧只剩百余人了。

    腊月初四,他借住在历阳左近硕果仅存的一个坞堡内——历阳邵氏之坞堡。

    这个坞堡留存下来的原因与山阴邵氏相近。

    自历阳北上,河流尽皆冰封,显然无法乘船了。

    陆玩在此逗留一天,稍避风雪,然入目所见,仍然有车马源源不断南下,竟连新年都不过了。

    一场堪比衣冠南渡的大迁徙,甚至可能规模更大,将他们在北地的家奴、部曲、庄客以及财产带着南下,地位高的进驻现成的坞堡庄园,地位低的开荒,一点点填满南方的大地,同时也让北方空出了更多的田地。

    陆玩出神地看着久久无语……

    腊月十二,他抵达了汴梁,并被第一时间召入宫中问对。

    邵勋正在芳洲亭给一批少府官员、工匠发赏。

    赏不多,因为进步不大。

    简单来说,少府织染署将用来纺织羊毛的机器小型化了一些。

    原本几乎高到房梁的机器大为缩水,如今女工站着就能操作,无需像之前应氏那样甚至要站到高处。

    “花费一年时光,支粮二千余斛、钱二百余贯、绢三百余匹,也还算不错。”邵勋说道:“朕颇为满意。”

    听到此处,织染令喜形于色。

    从少府支出钱帛、粮食、木料、铁料以及试验用的羊毛的时候,每次都要被责问,搞得他两鬓头发都斑白了,食不甘味、夜不能寐,还好终于有成果了。

    不料邵勋却没看他,只看向一位刘姓工匠,道:“朕只给了你钱帛赏赐,并未给官,因为这点改进还不够,且还有凉州送来的机器可供参照,但朕决定再给你一次机会——”

    邵勋指着织机上的纱线,道:“这两股交叉的线朕称之为‘经线’和‘纬线’,纬线横穿经线,再甩到另一台织机的梁上,挂锤令其落下,收集在梭子上。其间颇多精巧,但朕要问一句,为什么这么做?”

    工匠愣了一下,道:“只能这样做。”

    “为何只能这样做?”

    “历来如此。”

    邵勋点了点头,道:“手艺是不错,前人的巧思也掌握了,赐你的百匹绢不会少的。”

    说罢,走出了织室。

    他觉得自己要求太高了。这个工匠手艺顶尖,师傅教给他的东西也都掌握了,分毫不差,懂得用一些基本的机械结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记住手机版网址:m.lvscwx.cc

『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』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